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重游鼓浪屿 时光轻抚的浪漫之旅

2024-11-12 来源:年旅网

曹 展(散文)

重游,时光轻抚的浪漫之旅。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偶尔我们需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寻找那些能温柔岁月、慰藉心灵的角落。福建厦门鼓浪屿,这座被誉为“海上花园”的小岛,便是我心中那片始终闪耀着温柔光芒的地方。当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我仿佛穿越了时空,重新体验了一场关于美好与宁静的浪漫之旅。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鼓浪屿的名字来源于一个传说,相传在古代,鼓浪屿有一个美丽的仙女,她每天都在海边弹奏着美妙的音乐。她的琴声如浪涛般澎湃,引得海水翻腾,形成了一曲细声的浪花。人们将这种细声的浪花称为“鼓浪”,从而使这个小岛得名为鼓浪屿。

鼓浪屿原是个渺无人烟的绿洲,又称“园沙洲”或“园仔洲”。元末始有人迹,逐步形成半渔半耕的村落。岛的西南端有一个海蚀溶洞的礁石,每当海涛冲击,发声如擂鼓,礁因名“鼓浪石”。留传至今成为胜景,岛也因之得名“鼓浪屿”,并在明代得以正名。

明代鼓浪屿得以开发,1573年日光岩上出现了全岛最早的石刻“鼓浪洞天”。1586年在日光岩创建了莲花庵。1650年郑成功在日光岩安营扎寨,操练水师,留下了“寨门”、“水操台”、“拂净泉”等遗址。明末,陈示京随鲁王由海入岛,协助郑成功起义抗清,其墓葬于鸡母山。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鼓浪屿成为了外国殖民统治的据点。当时,英国、法国等国家在这个小岛上建立了租界,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社区。这一时期留下了许多西式建筑和文化遗产,使鼓浪屿独特而有趣。

初见·记忆中的梦幻岛屿--鼓浪屿,位于福建省厦门市西南隅,与厦门岛隔海相望,凭借其独特的万国建筑、悠久的历史文化、清新的自然风光,成为了国内外游客心目中的理想的旅游打卡地。第一次来到这里,还是我77年入伍不久, 在团里参加新闻培训班的报道员派到驻守在鼓浪屿曰光岩下的指挥连侦察班采访。从团部殿前乘公交车, 经厦门火车站到思明路(当时相当于上海的南京路) 至鼓浪屿轮渡站, 再花5分钱的轮渡票, 就登上了这个“琴声不断、游人如织” 的海上明珠--鼓浪屿。我被它的宁静与美丽深深吸引,但当我登上鼓浪屿的时候,还是被它的景色迷住了,那简直就是一副美不胜收的风景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棵高耸入云的大榕树,一簇簇翠绿的树叶随风舞动,漾起一树的波纹,而那一座座各具特色别墅建筑在绿树葱笼中时隐时现。我正欣赏着路边的美景,一阵琴声出入了我的耳中。据说在这个面积仅有1.88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拥有钢琴500多台之多。

走在岛上,我还发现这里的空气十分清新?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在一阵左顾右盼后,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鼓浪屿是一个没有汽车尾气的小岛,因为这里只允许电动车和自行车上路,而汽车是不能行驶在街道上的。正因如此,鼓浪屿的居民和游客才得以在林荫小道上就着清新温润的空气谈笑风生,真是天人和谐,一片祥和,一片安宁。榕树、琴声和清新的空气构成了美丽鼓浪屿独特的风景——榕树给鼓浪屿带来了无限生机,琴声给鼓浪屿带来了高雅的品味,而清新的空气则成为鼓浪屿生机活力的源泉。回望厦门岛上,近观鼓浪屿灯火辉煌,光影摇曳,我想:如果大家都来保护环境,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会像鼓浪屿一样美丽清新,生机勃勃,充满绿色,充满和谐。我要去的指挥连观察哨驻孔在鼓声路上, 与华侨热带植物园为邻, 班长是年长我几岁的老乡, 特别欢迎我这位小老乡去采访。他们的战士, 毎天周而复始, 用高倍望远镜全神贯注观察对面金门岛和周围几个敌战岛敌机的起降落, 从来都是“零” 误差, 被誉为“火眼金睛”、“ 千里眼”、 受到上级表彰。他们沒有觉得风景就在脚下。我们的战友, 还沒来得及邻听鼓浪屿的故亊, 就脱下军装回乡了。而他们却在这里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鼓浪屿是全国唯一一个步行的岛屿, 清晨清理垃圾车都是人力车夫拉, 哨所的战士看到垃圾车边走边漏污水, 从百米之外哨所拿来水桶和拖把, 跟随着清洁夫车后拖擦洒在地面的污水。我连夜采写了小通讯《鼓声路上的“爱国卫生哨”》, 被多家新闻单位采用, 后来又陪同上级新闻单位去鼓浪屿采访过, 也没有去领略鼓浪屿的美景。而今战友相约重游,那份初见的惊艳依旧未减,反而在岁月的沉淀下更加醇厚。

重逢·历史与文化。邂逅漫步在鼓浪屿的小巷中,两旁是错落有致的欧式建筑,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仿佛走进了一幅精美的油画。踏上鼓浪屿的那一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错落有致的万国建筑群,它们依山傍海,红瓦绿树,交相辉映,仿佛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行走在这些历史悠久的街道上,每一步都踏着岁月的回响,每一处转角都可能遇见一段未曾知晓的故事。重游鼓浪屿,是对初遇时那份纯真与好奇的重温,也是对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怀的再次拥抱。这次重游,我特意放慢脚步,细细品味每一栋建筑背后的故事。从海天堂构的富丽堂皇,到菽庄花园的精巧雅致,再到八卦楼的神秘莫测,每一处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讲述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在这里,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低语,感受到文化的脉动。岛上的美术馆和画廊汇聚了无数优秀的艺术家作品,让人逐宕失返,驻足观望。岛上的艺术驿站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他们来这里创作,寻觅艺术灵感,他们在这里交流,点亮艺术之火。无论你是作家、画家、摄影家,还是音乐家,鼓浪屿都能成为你的灵感之源,在岛上都会有独特的发现,都能捕捉最完美的瞬间,都能留下最甜美的回忆。

寻觅·那些年的美食与小店。鼓浪屿不仅有着迷人的风景,还有着令人垂涎的美食和独具特色的小店。记得以前来时,那些藏在巷弄深处的小吃店和文艺小店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回来,我特意去寻找那些记忆中的味蕾——张三疯奶茶的醇厚、赵小姐的店的精致甜点、还有那些不知名却充满惊喜的小餐馆。每一样食物,每一家小店,都像是老朋友一样,用它们独有的方式欢迎我的归来, 鼓浪屿的美食,真的是不可错过的重头戏。重游时,不妨放慢脚步,穿梭于街头巷尾,寻找那些藏匿于市井之中的地道小吃。从香气四溢的沙茶面、金黄酥脆的炸五香,到清甜可口的海蛎煎、软糯可口的土笋冻,每一样都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仿佛在品味着鼓浪屿独有的生活哲学——简单、纯粹而又充满热情。

聆听·海浪与琴声的交响。鼓浪屿与钢琴的历史悠久,渊源深远,钢琴进入鼓浪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十九世纪中叶,随着基督教的传入,钢琴作为西洋乐器开始进入鼓浪屿的教堂;1857年,美国传教士多蒂的家庭聚会上首次出现了钢琴的乐音;20世纪二、三十年代,钢琴等西洋乐器逐渐从教堂、学校进入家庭,在鼓浪屿得到普及。鼓浪屿的居民对钢琴等西洋乐器有着深厚的情感,许多家庭都拥有钢琴,并经常举办家庭音乐会。到上世纪世纪五、六十年代,平均十多户家庭就有一架钢琴,钢琴密度居全国之首,钢琴成为鼓浪屿居民生活中密切相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架钢琴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每一架钢琴都流传着动人的故事,促使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鼓浪屿厚重的文化内涵,深远的艺术底蕴。不论日月轮回,无论沧桑巨变,琴声在岛上从未停歇。钢琴博物馆、风琴博物馆等音乐文化设施,无不为钢琴和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展示,讲述着昨天的传说,述说着今天的故事,描绘着明天的未来。鼓浪屿因其独特的音乐文化和艺术氛围,钢琴不仅为鼓浪屿带来了丰富的音乐文化,也培育了众多音乐人才,成为鼓浪屿独特的文化符号和象征。许多闻名中外的音乐家在这里诞生和成长。鼓浪屿的音乐人才涵盖了钢琴、提琴演奏、指挥和音乐教育等多个领域。著名的钢琴家殷承宗、殷承基;声乐教育家、指挥家周淑安;歌唱家林俊卿;钢琴、小提琴演奏家许斐星、许斐尼、许斐平等均系鼓浪屿人, 使之获了“音乐之岛”和“钢琴之岛”的美誉。鼓浪屿钢琴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专门展示世界各国古钢琴的专业博物馆。馆内所有钢琴均由钢琴家胡友义先生捐赠。胡友义1936年出生在鼓浪屿,现定居澳大利亚。胡先生曾经满怀深情地说:“不论在世界任何地方,鼓浪屿都是我永远的故乡,我把我毕生收藏的钢琴放在这里展览,是我将自己最珍爱的东西搬回了家!”朴素的话语透露出胡先生对祖国深深的依恋之情,对故乡浓浓的眷恋之意!鼓浪屿的钢琴,以其独特的音乐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聆听。这里的钢琴不仅是音乐的传递者,更是鼓浪屿文化的象征。在鼓浪屿,石头会唱歌,歌声明快响亮;在鼓浪屿,浪花会弹奏,音符随风飘扬;在鼓浪屿,音乐岛如海上大钢琴,日夜弹奏着鼓《鼓浪屿之波》,弹奏出人们心中最美的模样!

鼓浪屿的琴声,响彻中华大地,传遍五湖四海。

这琴声时而汹涌澎湃,放佛移来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壮观景象,哗——哗——时而却婉转低回,好似小雨点一滴滴落地,沙沙,沙沙,润物细无声……我听着听着,不由的陶醉其中。这悦耳的琴声,给鼓浪屿增添了无限生机和韵味。鼓浪屿不仅是一个视觉上的盛宴,更是一个听觉上的享受。漫步在海边,海风轻拂,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阵阵悦耳的声响。而更为人称道的是中国著名的“钢琴之岛”,岛上遍布着各种音乐学校和音乐厅,不时能听到悠扬的琴声从某个角落飘出,与海浪声交织成一首动听的交响乐。我静静地坐在海边,闭上眼睛,让这份宁静与美好渗透进心底。

感悟·时光不老,我们不散。重游鼓浪屿,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们再次踏上鼓声路, 去寻觅侦察班当年的“战场”--“曰光岩”,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每当听到这优美深情的歌声,我站在曰光岩顶,会情不自禁的遥望对面的金门、台湾, 何时能回到祖国的怀抱!曰光岩,这里已经成为网红打卡点。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时间的温柔与缓慢,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海风飘散了。鼓浪屿用它独有的方式告诉我:无论世界如何变迁,总有一些美好值得我们去追寻、去珍惜。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我走到哪里,这段重游鼓浪屿的经历都将是我心中最宝贵的记忆之一。

就这样,我结束了这次重游鼓浪屿的旅程,但那份美好与宁静却如同烙印一般刻在了我的心底。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再次翻开这段记忆时,那份初见的惊艳与重逢的喜悦将会再次涌上心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