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4:56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31 14:41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相互合作和团结,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获得最大的利益,最终实现和平共赢的局面。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中国传统寓言故事,以鹬和蚌争夺贝壳为主线,渔民趁机得利的故事。这个故事教导人们一个道理:团结合作、和平共赢比分别争斗、互相损害更加优秀。在这个故事中,当鹬和蚌互相斗争的时候,渔翁趁机而入,最终得到了鲜美的贝壳。
这是因为鹬和蚌因为互相攻击和争夺而忽视了外部环境和其他因素的重要性,也没有考虑到问题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后果。相反,渔翁因为更好地把握了这个机会而得到了好处,也认为外部的环境因素和整体利益对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
成语故事
赵王将要去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的时候,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张着壳晒太阳。有一只鹬鸟,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连忙把壳合上,紧紧地钳住了鹬鸟的嘴。
鹬鸟就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死。’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就会死!’两个谁也不肯放。渔夫看到了,就把它俩一齐捉去了。现在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赵两国相持不下,日子久了,双方的力量都消耗得很厉害。
我担心强大的秦国成为鹬蚌相争中“渔夫”那样的角色。所以(我)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考虑。”惠王听了,恍然大悟,说:“有道理!”便停止了攻打燕国的行动。
成文用法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让第三方趁机占了便宜。成语一般成句或作分句,有时也作定语。也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蚌相持,渔人得利”“鹬蚌相持,渔翁得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31 14:41
"鷸蚌相争,渔人得利"告诉我们:做事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要权衡得失,看到更长远的利益。
成语解释: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
成语故事:赵王将要去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的时候,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张着壳晒太阳。有一只鹬鸟,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连忙把壳合上,紧紧地钳住了鹬鸟的嘴。鹬鸟就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死。’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就会死!’两个谁也不肯放。渔夫看到了,就把它俩一齐捉去了。现在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赵两国相持不下,日子久了,双方的力量都消耗得很厉害。我担心强大的秦国成为鹬蚌相争中“渔夫”那样的角色。所以(我)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考虑。”惠王听了,恍然大悟,说:“有道理!”便停止了攻打燕国的行动。
成文用法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让第三方趁机占了便宜。成语一般成句或作分句,有时也作定语。也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蚌相持,渔人得利”“鹬蚌相持,渔翁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