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临床药物学课讲义

2023-06-01 来源:年旅网
• 第一章 绪论

• • • • • • • • • • • • • • •

一、兽医临床药物学的发展 药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药物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药物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兽医临床药物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二、兽医临床药物学的主要任务 普及药物学知识

提高治疗技术和用药水平 指导临床用药

培养能够正确选药、合理用药的兽医从业人员 三、兽医临床药物学的主要内容

前六章:临床用药中的药效学、药动学问题、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新药的研发等

后六章:兽医临床常用药物的作用原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 实验部分

学科要求:代表药物、常用药物

• 第二章 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

• •

1。概述: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为药代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模型,定量地描述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limination)过程随时间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学科,即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2。重要意义:

机体对于药物处置的动力学过程及各种临床条件对体内过程的影响。

计算及预测血药水平,制定最佳给药方案、剂量和给药频度,指导合理用药。 生物等效性与生物利用度、药物的系统药代动力学、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疾病、药物相互作用、药物浓度监测、健康机体中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等)、药代动力学的种族差异。

对新药设计、改进药物剂型、设计合理的给药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以及估价药物相互作用。

• 第一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吸收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1胃肠道pH值 分子型药物比离子型药物易于吸收 2 胃排空速率 主要受内容物影响

3首过效应 :口服给药在药物吸收时必定首先通过胃肠壁和肝门静脉系统,

当药物初次通过肠壁或肝脏即经受代谢被清除,从而使实际进入体内循环的药物大大减少,即所谓“首过效应”。

结果:通常使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疗效减弱。 注射给药、舌下给药、或经直肠给药可避免首过效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具有明显首过效应的药物有:

异丙肾上腺素、普萘洛尔、多巴胺、甲基多巴、吗啡、哌替啶、阿司匹林、阿 托品、利多卡因、硝酸甘油、天然雌激素类等。

如果药物的代谢物具有活性则首关效应的影响减少,如普萘洛尔、阿司匹林等。 二、分布

1.药物向组织分布及蓄积

2.药物向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分布 3.影响因素

a.血浆蛋白结合率

b.生理屏障 ( 胎盘屏障、血脑屏障) c.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例如:

某些大分子、水溶性或解离型药物 难于进入脑组织 有机酸或碱性药物进入脑组织缓慢

乙醚、硫喷妥等脂溶性很高的药物,则能迅速向脑内转运,血液中浓度与脑内浓

度几乎瞬间达到平衡

这些药物向脑内的转运仅与进入脑内的血流量有关。

脂溶性物质如乙醇、氯丙嗪、乙醚等易透过屏障转运到胎儿体内; 三、生物转化(代谢) 生物转化:? 药物被代谢后:

①多数可能转化为无活性物质;

②也可能从原来无药理活性的物质转变为有活性的代谢物; ③有时生成不同活性的代谢物; ④甚至有时可能生成有毒物质。 因而代谢过程并不等于解毒过程。 生物转化分为两相:

Ⅰ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或水解,主要由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细胞色素P450)以及存在于细胞浆、线粒体、血浆、肠道菌丛中的非微粒体酶催化。

Ⅱ相反应为结合反应,许多经过氧化反应的药物可在相应酶催化下,与葡萄糖醛酸、乙酰基、甘氨酸、硫酸等结合,使活性下降并易于排泄。 影响因素:

1. 年龄 2. 遗传差异 3.病理状态

4.药物诱导和抑制

①诱导剂:包括苯巴比妥和其他巴比妥类药物、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利福平、水合氯醛等

共同特点是:亲脂、易与细胞色素P450结合并具有较长的半衰期。 ②抑制剂:包括氯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和保泰松等 四、排泄

途径:药物可通过肾、肺、胆囊、唾液、乳腺、汗腺排泄。 1.肾排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肾小球滤过:除了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外,游离药物及药物的代谢物均通过肾 小球滤过进入肾小管。 (2)肾小管分泌:主动转运过程,包括两个主动转运系统,一个主动分泌弱酸性药物, 一个分泌弱碱性药物。

(3)肾小管的重吸收:肾小管是脂类屏障,其重吸收主要是简单扩散。 2.胆汁排泄

肝脏至少有三个彼此独立的载体主动转系统,分别如下: ①转运阴离子

②阳离子(有机碱类如奎宁、红霉素等) ③中性化合物如强心苷等。

肝脏分泌有机酸和有机碱至胆汁的机制也存在同类药物相互竞争的现象,例如丙磺舒抑制利福平及吲哚美辛的胆汁排泄

• 第二节 药代动力学基本原理

一、房室模型

定义:为了定量地分析体内药物的动力学过程,通常用房室模型模拟机体,将 机体分为若干房室。只要体内某些部位的转运速率相同,均可归为一个房室。房室的划分与解剖位置或生理功能无关。 一室模型 :

假定身体为一同质单元,给药后药物瞬时分布到全身体液,使药物在血液和各组织器官达到动态平衡。

二室模型:

假定给药后药物不是立即均匀分布,它在体内可有不同速率的分布过程,根据各组织器官的血流情况不同,可分为药物分布速率较大的中央室和分布速率较小的周边室。

①中央室包括血液、细胞外液以及心、肝、肾、脑、腺体等血液供应充沛的组织; ②周边室代表脂肪、皮肤或静息状态的肌肉等血流供应较少的组织。

中央室与周边室的划分常与药物转运速率或血流快慢有关,常由被研究药物的性质决定。

二、速率过程

又称为动力学过程,反映了药物在体内空间转运速度的特点。

通常按药物转运速度与药物量或浓度之间的关系,可将药物在体内的转运过程分为一级、零级和米-曼速率过程。 l.一级速率过程

任一时刻体内药量的消除速率与体内当时的药量成正比。 特点:一级速率药物转运呈指数衰减,每单位时间内转运的百分比(或率)不变,

但单位时间内药物的转运量随时间而减少。

2.零级速率过程

药物的消除速率在任何时间都恒定,与药物浓度无关,称为零级动力学过程。 特点:零级动力学过程是主动转运的特点,任何耗能的逆浓度梯度转运的药物,

因剂量过大,超过其负荷能力,均可出现饱和限速,而成为零级动力学过程。

苯妥英钠、阿司匹林、双香豆素及丙磺舒的代谢过程属零 级速率。 3.米-曼氏速率过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药物体内的消除速率受酶活力限制,在低浓度时表现为一级速率过程,而在高浓度时由于酶系统饱和,表现为零级过程,称为米—曼氏速率过程(Michaelis-Mente )

Km是米—曼常数,它表示消除速率达到Vm一半时的药物浓度。

特点:当药物浓度远小于Km时,可用一级速率过程近似计算;当药物浓度接近或超过Km时, 当药物浓度明显超过消除过程Km时,可用零级速率过程近似计算。 三、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其意义 1.半衰期(half life,t1/2) T1/2=0.693/k

包括吸收半衰期、分布半衰期和消除半衰期,其中消除半衰期最为重要 定义: 特点:一级速率过程的消除半衰期与剂量无关,而与消除速率常数成反比,因而t1/2为常数。 注意:

①肝肾功能降低时常伴有消除速率下降,若不调整用药方案,药物可能在体内蓄积导致中毒。

②重复给药时由于某些药物可能诱导肝药酶或激发肾转运机制,导致与单次给药后的半衰期不同。

③缓释制剂使药物吸收延长从而改变了药物的表观半衰期,药物消除速率并未改变。 ④由于某些组织储存药物或产生活性代谢物,药物的效应物半衰期可能明显长于药代动力学的消除半衰期。

2.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 定义:

它并不真正反映任何一种体液的容积或一个生理空间。

表观分布容积表示全部药量按所知血药浓度均匀分布所需的容积。 X=C*Vd或Vd=X/C(L/kg)

意义:反映药物分布的广泛程度或药物与组织成分的结合程度。

Vd的大小取决于药物的水溶性或脂溶性程度、药物与血浆或组织的结合率、组织的血流。

①低脂溶性、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与组织结合低的药物Vd较小,如水杨酸、磺胺、青霉素及抗凝药;

②高脂溶性、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与组织结合多的药物Vd较大,如洋地黄、抗组胺药、氨茶碱、奎尼丁等。

3.清除率(Clearance,C1) 定义:

CL总=F*X0/AUC X0表示初始药量 CL总=K*Vd =0.693*Vd/T1/2

①只要k和V不发生变化,尽管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Cl仍是一定值。

②整个机体对药物的清除率等于肾清除率和肾外清除率之和,后者包括胆汁、唾液、肺、皮肤及生物转化等 。

4.药-时曲线与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oncentration-time curve,AU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定义:

药时曲线下的面积代表一次用药后的吸收总量,反映药物的吸收程度。

5.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定义: 注意:

①生物利用度取决于药物制剂的物理性质,包括溶解度、颗粒大小、赋形剂等 ②通过测定药物进入全身血循环的相对量(AUC)表示吸收程度,用血药峰浓度(Cmax)及达峰时间(Tmax)表示吸收速度。

③不同厂家的药物或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的同一制剂 会有差异

• 第三节 临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一、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所谓群体就是根据观察目的所确定的研究对象或病人的总体。

群体药动学即药代动力学的群体分析法,定量地考察患者群体中药物浓度的决定因素,即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包括群体典型值、固定效应参数、个体间变异、个体自身变异。

群体分析法就是应用经典药动学基本原理结合统计学方法研究群体参数的分布特征,即典型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群体存在的变异。 群体药动学具有以下优点:

指导临床有针对性地采集并利用常规监测数据,更具实用价值。

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为个体化给药打下良好的基础。取样点少,适合临床开展,易 为病畜接受。

定量考察患畜生理、病理因素对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以及各种随机效应。群体 药代动力学参数的估算对于制定特殊群体病畜的用药剂量方案及根据所测得的血药浓度来优化给药有重要意义。

群体药代动力学原理适用于群体药效学、群体药动-药效学(PK-PD)研究。 开展兽医P1PK 研究的重要意义 : 使给药方案更科学化 预测食品动物的药物残留 对新药开发和评价的意义

P1PK 研究是临床药理学的新理论和新研究方向, 可以克服目前药动学研究方法的不足, 使药动学研究不断完善、深入和发展 二、手性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手性异构体之间,除了某些光学特征之外,物理性质几乎完全一致,化学性质也大致相同。

尽管药物的分子结构完全相同,但是不同的立体构象却会导致其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的差异。

三、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

在临床环境下开展中药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可以阐明和完善中药复方组方原理及其作用机制,获取中药复方药动学参数,为提高中药复方制剂质量和优化给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为在研究中发现新活性代谢产物和创新中药新药奠定科学基础 目前研究重点在:

• • • • • • •

中药复方多种有效成分动力学研究;

中药复方药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结合研究(这样有助于阐明中药复方在体内的药效物质基础,找出浓度-效应-时间三维关系,以便更加合理地指导临床用药) 中医理论与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融合性研究 本章思考题

1.影响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常用的药动学参数有哪些?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3.目前临床药动学的发展及其应用?

第三章 临床用药中的药效学问题

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的性质、作用机制以及药物作用 “量”的规律的科学。

第一节 药物作用的“量”

药物作用的“量”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 作用强度:作用幅度

作用时间:起效时间,维持时间。 一、量效关系和量效曲线

1.量效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靶部位的浓度成正相关,而后者决定与用药计量或血中药物浓度,定量的分析与阐明两者之间的变化规律称„.

2.量效曲线:以药物的剂量(或对数剂量)为横坐标,以药物效应(实际数值或百分率)为纵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图。

任何量效曲线都能提供以下四种信息:

• 最大作用强度 • 效价强度 • 曲线的斜率

• 曲线数值变异程度

注意

1血药浓度较剂量更能正确反应药理效应强度

2给药剂量越大,血药浓度不一定越高 例如无活性药物代谢后具有活性的情况 例如个体差异 二、药物的安全性

1.产生安全性问题的原因 •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 药物制剂中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或有效成分过高 • 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2.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

药物LD50/ED50之比值,是衡量药物安全性的指数。 TI较大不能完全说明药物的安全性较大。 三、时效关系与时效曲线

1.时效关系:药物作用随时间变化呈现出动态变化,此种关系为

2.时效曲线:以时间为横座标、药物效应强度为纵座标作图,即得到时效曲线 在时效曲线图上可以得到下列信息:

• 起效时间 • 最大效应时间 • 疗效维持时间 • 作用残留时间

3.时效曲线与血药浓度曲线的关系

• 时间上可能不一致 • 形状上可能不一致 • 二者不能互相取代

四、药物蓄积、作用蓄积和中毒

• 在上一次所给的药物尚未完全消除时即作第二次给药,就会产生药物蓄积。 • 在前次给药的“作用残留时间”内即作第二次给药则可产生药物作用蓄积。

• 药物蓄积和作用蓄积都能使连续用药时药物作用“量”的规则发生改变。蓄积过多可

产生蓄积中毒。

第二节 药物特异作用的机制——受体学说

一、受体的基本概念 1.受体的定义

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与之结合的生物大分子。 2. 受体的功能部位

 受体的识别部位(recognition domain)

能识别结构构型与受体互补的特异物质,并与之相结合而形成复合物。

 受体的催化部位(catalytic domain)

受体本身包含有某种酶,当受体与配体结合成配体-受体复合物时,此酶被激活而直接

催化相应的生化反应。

有的受体本身不包含催化部位,而在配体与受体结合之后,配体—受体复合物偶联某种中介物质(如G蛋白)而激活受体附近的酶(如腺苷酸环化酶),进而催化相应的生化反应。 3.配体的分类

配体:能与受体结构互补并能与受体结合的物质。

内在活性(intrinsic activity):配体与受体结合成复合物后激发相应生理效应的能力。 根据配体有无内在活性可将配体分为:受体激动药、受体拮抗药、部分激动药、反向激

动药。

• 受体激动药(agonist):有内在活性的配体。通常受体以其主要激动药或内源性激动药

来命名,如乙酰胆碱受体、多巴胺受体等。

• 受体拮抗药(antiagonist):没有内在活性的配体与受体结合后不能激发生理效应,反

会妨碍受体激动药的作用,这类配体叫做..

• 部分激动药(partial agonist):有些配体的内在活性很小,当没有别的、强大的受体激

动药存在时,这种配体与受体结合可激发弱的生理效应,起激动药作用;但在有别的强激动药存在时,这种配体与受体的结合妨碍了强激动药的作用,因而起了受体拮抗药的作用,这类配体叫做..

• 反向激动药(inverse agonist):有少数受体还存在第四种类型的配体,这类配体与受

体结合之后可引起受体的构型向不能与其原来激动药结合而发生生理效应的非激活状态方向转变,因而激起与原来激动药相反的生理效应。这类配体则叫做..

二、受体特异性的相对性

• 受体和其配体的结构互补性关系并不十分严格

• 有些受体各有不同的亚型(如肾上腺素受体),除去针对该受体各亚型的选择性激动

药和(或)拮抗药之外,也有一些能同时作用于该受体各亚型的无选择性的药物。 • 有时同一种药物能和几种不同的受体结合而引起效应。 • 有时同一种受体可以为几种不同的药物所结合。 • 这些都表明,受体特异性是相对的。 受体特异性的相对性的临床表现?

许多药物除有治疗所需的作用外;同时可能出现副作用甚至毒性。 三、受体的调节

• 受体的数目(或密度)可因其配体的存在与否或其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调节变化。 • 向下调节(下调,down regulation):受体激动药的浓度增高时,受体的数目会适度减

少。

• 向上调节(上调,up regulation):激动药的浓度低于正常,或者,受体被拮抗药阻断

或因其它原因被抑制时,受体的数目会适度增多。

• 上述受体调节可以是该受体本身的配体所引发(叫做同种调节),也可能是其它受体

的配体所引发(叫做异种调节)。

第三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1.剂量问题 2.药物剂型问题 3.制药工艺问题

4.复方制剂(成药)问题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1.年龄 2.性别 3.营养状态 4.精神因素

5.遗传因素、种族差异与种属差异 三、环境条件方面的因素 1.给药途径

2.时间药理学因素 3.连续用药

4.联合用药和药物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合理用药的原则

 确定诊断,明确用药目的  制订详细的用药方案  及时完善用药方案  少而精、个体化 本章思考题:

1.药物与剂量间的关系如何? 2.时效关系在临床用药中的体现。 3.受体的作用机制。

4.影响药物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四章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

第一节 药物的不良反应 一、定义和分类 (一) 定义

 药物不良反应: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由药物引起的有害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  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依赖性、特异质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致癌和致突变反

应。

 药物不良反应不包括药物过量、药物滥用和治疗错误。

 药源性疾病是由药物引起的机体功能或结构的损害,并有临床过程的疾病,其实质

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

(二) 分类

1.根据不良反应与药物剂量有无关系分

A型反应:药物不良反应与剂量大小有直接关系,属于量变型异常

严重程度直接与所用药物的剂量成比例。

是药物药理学作用的延伸,或者是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毒性作用。

B型反应: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剂量无关,属于质变型异常

由机体的敏感性增高所引起,或是药物异常性引起的作用。

2.根据不良反应的性质分类

1)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与治疗目的无关的药理学作用所引起的反应。 是药物固有的药理学作用所产生的。

2)毒性作用: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时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

可表现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它通常与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有关 如果毒性作用部位的药物浓度没有超过太多,毒性反应一般是可逆的。

3)后遗效应:停药后残留在机体内的低于最低有效治疗浓度的药物所引起的药物效应。 4)依赖性:反复使用某种药物后,如果停药可能出现一系列的症候群,从而机体强烈要

求继续使用以避免因停药而引起的不适,这种现象称药物依赖性。

依赖性可表现为精神依赖性和躯体依赖性。精神依赖性是指反复应用某一药物停药后产生一种强烈要求继续服药,以达到精神上的欣快。躯体性依赖是在反复用药而停药后引起生理功能的障碍,发生戒断综合征。

5)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也称特异反应性(idiosyncrasy)是药物引起的一类遗

传学性异常反应,发生在有遗传性药物代谢或反应变异的个体。

特异反应性反应在性质上和药物在正常群体中引起的反应可能相似,但这类反应可能表现为或者是对低剂量药物有极高的敏感性,或者是对大剂量药物极不敏感。

例如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损者服用伯氨喹时可发生严重的溶血性贫血,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变异者对华法林的抗凝血作用耐受.这些都是遗传决定的异常。

6)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也称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action),是机体因事先致敏

而对某药或结构与之相似的药物发生的一种不良反应,由免疫系统介导。

7)致癌作用(carcinogenesis) 、致畸作用(teratogenesis)和致突变作用(mutagenesis)为药物

引起的三种特殊毒性,均为药物和遗传物质或遗传物质在细胞的表达所发生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病因学基础 * (一) 机体反应先天性异常 1.变态反应

2.遗传因素决定的不良反应

3. 先天性敏感性增高引起的其他反应 年龄、妊娠 (二)获得性异常 1.肝脏疾患

可降低某些主要经肝脏代谢而消除的药物的代谢

可因为一般代谢过程紊乱而引起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增高 2.肾脏疾患

3. 药物受体异常 (三)药物因素

1由于剂量过大、生物利用度改变(如新的剂型、改变赋型剂)、不恰当的给药途径等引起的不良反应。 2停药反应 (四)药物相互作用

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随合用药物的种类增多而升高,美国的一项研究总结了合用药

物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5种以下4.2%、6~10种为7.4%、11~15种为24.2%、16~20种为40.0%、20种以

上为45.0%。有人调查了83200种药物引起的3600种药物反应,其中6.9%为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

(五)间接反应(人医)

 胎儿畸形 反应停(沙利度胺,thalidomide)

 第三代效应 妊娠时,使用己烯雌酚治疗可引起子女在十多岁时发生阴道癌,其女

性后代也可发生免疫性疾病,这些不良反应也可在第三代女性发生。

 对其他第三者的作用 一些无害的药物如抗组胺药、地西泮类药、西咪替丁可非常罕见地引起服药患者出现进攻行为、伤害他人,甚至杀人。司机因药物反应发生事故而引起第三者受伤。一些药物局部使用而引起与之有接触的第三者发生变态反应。

三、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治疗原则 (一)药源性疾病的处理

 原则上是若怀疑出现的病征是由药物所引起、而又不能确定为某种药物时,可能的

话,首先是停止应用所有药物。这样做不但可能及时停止致病药物继续损害机体,而且有助于诊断。

 停药后,临床症状减轻或缓解常可提示疾病为药源性。 (二)此后根据病情采取治疗方案

 由于药源性疾病多有自限性的特征,停药后无需特殊处理,待药物自体内消除后,

可以缓解。

 症状严重时须进行对症治疗,如致病药物已很明确,可选用特异性拮抗剂。若是药

物变态反应,应将致病药物告知病人防止日后再度发生。

四、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监测 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作用 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方法

第二节 药物的相互作用

体外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的药物相互作用

药效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

什么是药物相互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在同时或前后序贯用药时,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或通过改变机体生

理生化的功能,在体内外发生药物效应的干扰,结果使药物效应发生变化的现象。

这种变化可能使药效增强或减弱,使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或缩短、作用发生变快或变慢,也可能产生药效以外的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的两面性:

 临床联合用药都希望使药效之间互补,使疗效增加,不良反应减轻,这种期望可以

从药物药理机制上加以推测,比较容易控制,是药物相互作用有利的一面;

 药物相互作用不利的一面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在新药开发阶

段的研究相对较少,相关的了解也少,在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

一、体外药物相互作用

 药物体外相互作用是指药物与药物、药物与溶剂、赋型剂之间发生理化反应等,又

称配伍禁忌,属于药剂学范畴。

 体外相互作用主要改变药物的化学结构、物理稳定性,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

度。

 本类相互作用多发生于液体制剂,如在静脉输液中或注射器内即可发生。向静脉输

液中加入药物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不是任何药物都可以随意加人任何静脉输液中。

 在药物混合过程中,浓度、混合顺序、接触时间、pH值等都是影响药物相互作用的

因素。

为了减少药物体外相互作用的发生,在配伍过程中应:  先加入高浓度药物后加低浓度药物;

 先加无色药物以便观察是否有可见的化学物理现象;

 在机体允许的情况下,尽快使用以减少药物之间的反应时间。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的药物相互作用

 指一种药物使另一种并用的药物发生药代动力学的改变,从而使后一种药物的血浆

浓度发生改变。

 机体对药物的处理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药物代谢动力学

过程中的四个环节上均有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其后果均能影响药物在其作用靶位的浓度,从而改变其作用强度(加强或减弱)。

 影响药物的吸收  影响药物的分布  影响药物的生物转化  影响药物的排泄 1. 影响药物的吸收 pH的影响:

药物的脂溶性是决定这一被动扩散过程的重要因素。药物的不解离部分脂溶性较高,

易扩散通过膜。

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以及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的解离程度低,药物的不解离部分占多

数,因而脂溶性较高,较易扩散通过膜被吸收。

在胃内,巴比妥类容易吸收,加服碳酸氢钠,提高了胃内的pH值,使巴比妥药物解

离增加,脂溶性药物量减少,吸收减少。

胰酶、红霉素在酸性环境中药效降低,不宜与维生素C、氯化铵等酸性药物合用。 胃蛋白酶、淀粉酶在碱性环境中活性降低,不宜与乳酸钠、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合用。 吸附与络合:

 活性炭、氢氧化铝凝胶都具有吸附作用,与其他药物合用时,能产生吸附作用影响

其他药物的吸收。如:氢氧化铝能吸附氯丙嗪,白陶土能吸附林可霉素,导致氯丙嗪、林可霉素吸收减少。

 含二价或三价金属离子(钙、镁、铁、铋、铝)的化合物能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形成难

溶络合物,使抗生素在胃肠道的吸收受阻,在体内达不到抗菌有效浓度。

胃肠道功能的改变:

 改变胃排空、肠蠕动速率的因素能明显地影响药物到达小肠吸收部位和药物在小肠

滞留时间。

 胃肠道血液循环快,血流量大,可迅速带走吸收的药物,一方面使细胞膜两侧药物

浓度差加大,提高了药物扩散速度,有利于吸收,另一方面使药物迅速到达机体不同组织,发挥作用。

解痉药阿托品、溴丙胺太林抑制肠蠕动,可促进药物吸收;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

等胃肠推动药或泻药则缩短药物在消化道停留时间,使药物吸收不完全。

地高辛与甲氧氯普胺合用,吸收减少,血药浓度降低。 2.影响药物的分布

 影响方式可表现为相互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改变游离型药物的比例;或者改变

药物在某些组织的分布量,从而影响它的消除。

竞争蛋白结合部位:

当给予两个或两个以上药物,结合力强的药物可把结合力弱的药物置换出来成为游

离态,增加了游离型的比例,有更多的游离型药物作用于靶位受体,这样在剂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后者的疗效甚至出现毒性反应,同时可能缩短作用时间。 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氯贝丁酯,保泰松,水合氯醛,磺胺类都有蛋白置换的作用。 改变组织分布量:

 一些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能改变组织的血流量。例如,去甲肾上腺素减少肝血

流量,减少了利多卡因在其主要代谢部位肝中的分布量,从而减少该药的代谢,结果使血中利多卡因浓度增高,异丙肾上腺素则相反。

 组织对药物的亲和力影响药物在组织的分布。能与相同组织结合的药物相互之间产

生竞争,使血药浓度升高。

3.影响生物转化过程 (一) 酶诱导(酶促作用)

目前有200种以上的药物具有酶诱导作用。由于大多数药物在体内经过生物转化后,

它们的代谢物失去药理活性,因此酶诱导结果将使受影响药物的作用减弱或缩短。

(二) 酶抑制  酶抑制

 例如氯霉素与双香豆素合用,明显加强双香豆素的抗凝血作用,由于氯霉素抑制肝

微粒体酶,使双香豆素的半衰期延长2~4倍。另外,雷尼替丁抑制肝微粒体酶,可提高华法林的浓度及增强其抗凝血作用。

 食物中的酪胺在吸收过程中被肠壁和肝的单胺氧化酶所灭活,因而不呈作用。在服

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期间若食用酪胺含量高的食物如奶酪、红葡萄酒、扁豆等,由于肠壁及肝的单胺氧化酶已被抑制,被吸收的酪胺不经破坏大量到达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引起末梢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出来,使动脉血压急剧上升,产生高血压危象,危及患者生命。

4.影响药物的排泄 (一) 肾小球滤过

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游离型药物,只要分子大小适当者可

经肾小球滤过膜进入原尿。

(二) 肾小管分泌

 当两种酸性药物或两种碱性药物并用时,可相互竞争载体,出现竞争抑制,使其中

一种药物由肾小管分泌明显减少,有可能增强其疗效或毒性。

 例如:丙磺舒与青霉素二者均为酸性药,同用时可产生相互作用,青霉素主要以原

型从肾排出,其中有90%通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管腔,若同时应用丙磺舒,后者竞争性占据酸性转运系统,阻碍青霉素经肾小管的分泌,因而延缓青霉素的排泄使其发挥较持久的效果。

(三) 肾小管重吸收

 决定药物被动扩散的因素有药物的脂溶性、解离型与不解离型的比例、肾小管滤液

的pH值。

 当滤液为酸性时,酸性药物大部分不解离而呈脂溶性状态,易被肾小管重吸收;碱

性药物则与上述情况相反。

 例如碳酸氢钠通过碱化尿液促进水杨酸类的排泄,在水杨酸药物中毒时有实际应用

价值。

三. 药效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 1.药物效应协同作用

 药理效应相同或相似的药物,如同时合用可能发生协同作用,表现为联合用药的效

果等于或大于单用效果之和。药物的主要作用及副作用均可相加。

 如:治疗帕金森病(主要作用)的抗胆碱药物(阿托品等),与具有抗胆碱作用(副作用)

的其他药物(如氯丙嗪、抗组胺药,三环类抗抑郁症药、丁酰苯类)合用时,都可产生性质相加的相互作用,引起胆碱能神经功能过度低下的中毒症状,表现为中毒性精神病、回肠无力症、高温环境易中暑等。

非甾体抗炎药抑制血小板功能,降低血浆凝血酶原浓度,从而加强华法林的抗

凝血功能,诱发胃出血。

2.药物效应的拮抗作用

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作用相反,或发生竞争性或生理性拮抗作用,表现为联合用药

时的效果小于单用效果之和。

 药物可在靶位上通过直接竞争特殊受体产生拮抗作用,如在M胆碱受体上阿托品拮

抗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酚妥拉明拮抗肾上腺素对受体的作用。

本章思考题:

 药物相互作用的种类有哪些?  如何避免体外的药物相互作用?

 临床上如何利用药物的体内相互作用?

 药物的相互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各表示什么含意?  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及其分类。  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第五章 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设计

第一节 概述

一、新药的概念

 国家药典未予收载的以及未被国家药品管理部门批准使用的品种。

 新药指未曾在我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 已生产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证或制成新的复方制剂,亦

按新药管理。

二、新药的分类

我国新药按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药三大类别分类管理。每一大类中又分若干类。 化学药品的分类

 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 改变给药途径且尚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 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 改变上市销售盐类药品的酸根、碱基、但不改变其药理作用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 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 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 三、新药的开发过程

 体外研究-先导化合物的形成  动物试验  临床试验  上市监察

第二节 新药的临床研究

 临床试验是指任何在机体进行的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

不良反应(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

 临床试验的结论是对新药是否安全、有效的最关键、最权威的评价。

 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I、Ⅱ、Ⅲ、Ⅳ期临床试验。不同类别新药的临床研究要求各不

相同。

 Ⅰ期临床试验是初步的临床药理学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

程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提供给药方案。

 Ⅱ期临床试验是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对新药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确

定剂量。

 Ⅲ期临床试验是扩大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价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Ⅳ期临床试验是新药上市后监测,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一、Ⅰ期临床试验 :包括药物耐受性试验和药物动力学试验 (一)耐受性试验 1.受试对象选择

自愿参加试验的健康成年志愿者,数量不宜过多 2.分组

从初试最小剂量到最大剂量之间分若干组

一般每次增加的剂量约为上次剂量的1.5-2倍

不得在同一受试者中进行剂量递增的连续耐受性试验。 3. 初试剂量的确定 4.给药途径

根据新药的药理及用药目的选择 5.试验的终止

应事先规定耐受性试验的最大剂量

在达到最大剂量仍无不良反应时,一般即可终止试验

(二)药物动力学试验:主要研究临床用药过程中机体对药物作用的动力学过程以及各种临床条件下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影响 1.预试验

2.给药途径:一般先用单次给药求得各种参数,然后进行多次给药 3.试验间期:不宜太短,需4-5个药物生物半衰期 4.采样安排

5.结果观察和记录 6.新代谢物

二、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

 Ⅱ期临床试验 为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其目的是在有对照组的条件下详细考察

新药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 Ⅲ期是在Ⅱ期的基础上通过扩大临床试验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药物评价。 一)受试对象 1.病例的选择 2.病例数的估算 3.病例的脱落

(二)观察指标:主要指标、次要指标、复合指标、全局指标 (三)目的意义 (四)设计原则

1.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受试对象的确定应符合统计学中样本的抽样总体规律原则。 2.重复性replication:试验结果准确可靠,经得起重复验证。

3.随机性randomization:试验中二组病例的分配是均匀的,不随主观意志为转移。 4.合理性rationality:试验设计既符合专业要求与统计学要求,又要切实可行。 (五)Ⅱ期临床试验设计的主要内容 1.对照试验

 无对照试验就无法排除药物以外因素在临床治疗效果中所起的作用。对照试验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是指一组用试验药品,即研究中新药(investigational new drug,IND),另一组用已知有效药物,或称为标准药物(standard drug)作为阳性对照,或用无药理效应的安慰剂(placebo)作为阴性对照,两组条件相似。

2.随机化设计

 目的是使试验对象被均匀地分配到各试验组去,不受试验者主观意志或客观条件的

影响,排除分配误差。

3.盲法试验

有双盲法(double blind technique)试验和单盲法(single blind technique)试验。 目的为排除试验者与受试者主观偏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4.安慰剂 :安慰剂是指没有药理活性的物质如乳糖、淀粉等,用来作为临床对照试验中的

阴性对照。

 并非所有的随机对照试验都必须用安慰剂对照,很多情况下都选用标准药物作阳性

对照。

 有些作用微弱的药物为了准确评价其有效性应设立安慰剂对照。

5.病例选择与淘汰标准 :临床试验前,应规定病例选择标准 (inclusion criteria)与淘汰标准(exclusion criteria)在试验过程中不得任意取舍病例

6.药效评定标准 :一般采用四级评定标准:痊愈或临床缓解、显效、进步或好转、失败或

无效。

 以痊愈+显效或临床缓解+显效计算有效率(%)。 7.受试对象的依从性

8.临床试验的病例数估计:根据统计学要求估计或按专业要求估计或按照新药审批要求 9.不良反应评价 :七级标准判定反应与药物之间的关系:有关,很可能有关,可能有关,

不大可能有关,可能无关,无关及无法评价。

 临床试验中不良反应包括临床反应与化验异常两部分。临床试验中观察、检查和评

价的主要是A型反应。

五级标准判定反应与药物之间的关系:有关,很可能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无关。

10.原始记录与临床资料的统计处理 :临床试验的原始记录包括病历、观察表、临床化验及

各种功能检查结果,以及各种特殊检测结果如血药浓度测定结果等(包括数据处理的原始记录)。

三、Ⅳ期临床试验

 也称上市后监察(postmarketing suneillance)

 其目的在于进一步考查新药的安全有效性,即在新药上市后,临床广泛使用的最初

阶段,对新药的疗效、适应证、不良反应、治疗方案可进一步扩大临床试验,以期对新药的临床应用价值做出进一步评价,进一步了解的疗效、适应证与不良反应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Ⅳ期人医临床试验的内容:

 扩大临床试验

 特殊对象临床试验:针对特殊人群(小儿、孕妇、哺乳期妇女、老人及肝肾功能不

全的患者)的不同情况,设计临床试验方案

 补充临床试验:重点是适应证的有效性观察或不良反应考察

 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

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第三节 药物制剂

一.药物剂型的分类

 1。按形态分类:液体制剂:溶液剂、水针剂  气体制剂:气雾剂、喷雾剂

 固体制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  散剂、丸剂

 半固体制剂:软膏剂、凝胶剂 

 2。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芳香水剂、溶液剂、注射剂  胶体溶液型:胶浆剂、火棉胶剂、涂膜剂  乳剂型:乳剂(口服、静脉、搽剂)  混悬型:混悬剂、合剂、洗剂  气体分散型:气雾剂

 微粒分散型:微球/微囊制剂、纳米囊制剂  固体分散型: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  3。按给药途径分类: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 口服的散剂、片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等  2.经非胃肠道给药剂型

 注射给药:注射剂

 呼吸道给药:喷雾剂、气雾剂  皮肤给药:软膏剂

 粘膜给药:滴眼剂、贴膜剂  腔道给药:栓剂、泡腾片

 4。按制法分类:浸出制剂:酊剂、流浸膏剂

 无菌制剂:注射剂、供眼科用的滴眼剂、手术用制剂 

二。药物剂型的重要性

* 1. 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 2. 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 * 3. 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毒副作用 * 4. 有些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 * 5. 有些剂型影响疗效 三.药物制剂的发展过程 1843年:模印片 1847年:硬胶囊剂

1876年:发明压片机-- 机械化生产 。 1886年:发明安瓿 -- 注射剂 1947年:缓释制剂 1970年:缓释靶向制剂 四. 现代药剂学发展的四个时代

* 第一代:传统的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 第二代:缓释制剂、肠溶制剂等,以控制释放速度为目的的第一代DDS。

* 第三代:控释制剂、利用单克隆抗体、脂质体、微球等药物载体制备的靶向给药制剂,为

第二代DDS。

* 第四代:由体内反馈情报靶向于细胞水平的给药系统,为第三代DDS。

* 本章思考题

新药开发的一般过程包括哪几项? 简述临床试验的分期及其目的 Ⅱ期临床试验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Ⅱ期临床试验的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

* 第六章 药品的审批、管理与评价

药品的审批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 《新药审批办法》  《仿制药品审批办法》

 《新药保护和技术转让的规定》  《进口药品管理办法》 一、《药品管理法》

 《药品管理法》共分十章一百零六条,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 规定了我国药政立法的目的和药政法制的基本制度。  规定了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药剂管理的要求  严格对药品的监督管理  特殊管理的药品

 设置监督机构,保证药品法制的贯彻实施  明确法律责任 二、新药审批办法

(一)药品和新药的概念

 《药品管理法》中药品的定义: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

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 新药的定义:指我国未上市的药品。已生产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经、增加

新的适应症或制成新的复方制剂,亦按新药管理。

 美国:具有新的结构及其组成的药品;已知药物新的组成;已知药物新的组分配比;

已知药物新的用途;已知药物新的用法用量。

 日本:完全新的化学品;第一次作为药用的物质(虽然在国外药典已收载,但第一

次用于日本者);已知药物用于新的适应证;给药途径有所改变,剂量有所改变的已知药物。

(二)《新药审批办法》的主要内容 1、总则

2、新药的分类

3、新药的临床前研究 4、新药的临床研究 5、新药的申报与审批 6、新药的质量标准 7、新药的补充申请 8、附则

三、 新药审批工作的有关组织机构及其职能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 (1)执行《药品管理法》,起草有关药品监督管理的法规,制定配套的单行办法,监

          

督检查《药品管理法》及其它药政法规的执行情况; (2)审批新药,发给《新药证书》;

(3)审批药品,核发批准文号,颁布药品标准(包括《中国药典》); (4)监督上市药品,规定淘汰药品品种;

(5)检查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和放射药品的生产、销售、使用管理情况; (6)负责进口、出口药品管理工作;

(7)监督检查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药品质量以及医疗机构制剂工作; (8)负责药品宣传管理;

(9)调查处理药品质量、中毒事故;

(10)对违反《药品管理法》及有关药政法规的行为追查责任,执行行政处罚;若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提请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新药临床研究申请的批准,由标准注册司司长签字生效;新药生产申请的批准,经标准注册司司长签署后,由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签字生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新药的初审工作。新药申请临床及生产的初审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直接受理。

初审工作的内容包括对全部研制资料审查,对样品的技术审核,对质量标准(草案)的审核修订,以及对生产企业生产该品种的条件的审查认定,通过初审应提出以下审核意见

第二节 药品的管理与评价

一、药品的管理与贮存

 药品的管理  药品的贮存  密封  避光  低温 密封贮存:

 这类药品要用玻璃瓶密封贮存,瓶口要用磨口瓶瓶塞塞紧或在软木塞上加石蜡熔封。

开启后应立即封固,决不能用纸袋或一般纸盒贮存,否则易于变质。

 这类药品主要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氯化钙、浓硫酸、复方甘草片、干燥明

矾、碘化钾、碘化钠、维生素片、各种浸膏、胶丸、胶囊、胃蛋白酶、硫酸铜、鱼肝油、丁香油、各种香精、乙醇、浓氨溶液、漂白粉 、水合氯醛、樟脑等。(这些药品除密封贮存外,还需低温。)

低温贮存:

 这类药品最好放置在2-10℃的低温处。

 如:易因受热而变质的药品(维生素D2,促皮质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缩宫素、

盐酸金霉素滴眼剂及各种生物制品等);易燃易爆易挥发的药物(乙醚、乙醇、挥发油、芳香水、氯乙烷、氯仿、过氧化氢溶液等);易因受热而变形的药物(如甘油栓)

避光贮存:

 大量时应装在遮光容器内,并置于阴暗处或不见光的木柜中;小量时应装在有色瓶

中。注射液应放在遮光的纸盒中。

 这类药品主要有:奎尼丁、水杨酸毒扁豆碱、碘仿、肾上腺素、氨茶碱、普萘洛尔、

哌替啶、利多卡因、去甲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解磷啶等

防止过期:

 有些稳定性较差的药品如抗生素、缩宫素、含糖胃蛋白酶、胰岛素、细胞色素C、

绒促性素等,在贮存期间药效可能降低,毒性可能增高,有的甚至不能供药用。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和有效,对这类药品都规定了有效期。

 药品的有限期是指药品在一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的期限。 二、药品的评价

 药物评价的历史发展及意义  新药临床评价的实施

第七章 自体活性物质和解热镇痛抗炎药

☆ 组胺与抗组胺药 ☆ 非甾体抗炎免疫药 ☆ 甾体抗炎免疫药 一 、组胺的生成与作用

☆ 引起组胺释放的因素 ☆ 组胺的作用:

☆ 1.消化系统方面:引起唾液腺、胰腺、胃液分泌增加,胃肠平滑肌痉挛,呈现腹

泻、疝痛、反刍活动受抑制。

☆ 2.呼吸系统方面: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严重的可导致肺气肿。

☆ 3.心血管系统:引起毛细血管、小动脉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向组织渗

出。血压降低、心率加快,大剂量时可导致休克。

☆ 4.子宫的影响:因种属不同有较大差异。 二、抗组胺药

☆ 分类:烷基胺类:溴苯那敏、氯苯那敏、阿伐斯汀等 ☆ 乙醇胺类:溴苯海拉明、苯海拉明、曲美苄胺等 ☆ 乙二胺类:安他唑啉、氯吡拉敏、西尼二胺等 ☆ 吩噻嗪类:丙酰马嗪、异丙嗪等

☆ 哌啶类:氯雷他啶、阿扎他定、咪唑斯汀等 ☆ 其它

☆ 临床应用: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皮肤病 ☆ 药理作用:抗组胺作用、镇静作用、抗毒蕈碱样胆碱作用

☆ 常见不良反应:中枢抑制作用,头痛,抗胆碱作用,胃肠道反应,精神兴奋、失眠

肌颤等,心悸、心律失常,过敏反应

☆ 药物相互作用:与酒精及其他中枢神经抑制药物合用,可增加抗组胺药的中枢神经

抑制作用;与抗胆碱作用的药物合用,可加强本类药物的抗胆碱作用

☆ 注意事项:车船、飞机驾驶人员、精密仪器操作者在工作前禁止服用有中枢神经抑

制的抗组胺药物。

肝肾功能不全着慎用。 妊娠期、哺乳期慎用。

新生儿、早产儿对本类药物的抗胆碱作用敏感,不易使用。

抗组胺要可抑制过敏原性物质的皮试反应。

☆ 常见药物:苯海拉明,异丙嗪,扑儿敏,去敏灵,阿斯咪唑。 1.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Benadryl

☆ 可口服、肌内注射及局部应用。不能皮下注射

 对抗或减弱组胺扩张血管、收缩胃肠及支气管平滑肌作用;镇静;抗胆碱;止吐;

轻度局麻

 不良反应:多见头晕、头痛、嗜睡、口干、恶心、倦乏等  偶可引起皮疹、粒细胞减少,长期应用可引起贫血  孕畜、哺乳期动物、新生、早产儿禁用  可增强中枢神经抑制药的作用

 可干扰口服抗凝药的活性,降低疗效。  临床应用:皮肤黏膜的过敏性疾病  小动物运输晕动、止吐。  组织损伤伴有组胺释放的疾病  过敏性休克

 因饲料过敏引起的腹泻和蹄叶炎  有机磷中毒的辅助治疗 2.氯苯那敏 chlorphenamine ☆ 扑尔敏、氯苯吡胺 ☆ 水溶液pH4-5

☆ 抗组胺 作用强、用量较小、不良反应较少 ☆ 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虫咬、药物过敏反应等

☆ 与解热镇痛药配伍用于治疗感冒:速效伤风胶囊,泰诺片剂,快克,新速效感冒片,

可立克,银得菲,复方感冒冲剂,感冒通片。 3.异丙嗪 Promethazine ☆ 非那根、盐酸普鲁米近

☆ 常用盐酸盐,空气中久变兰色

☆ 作用较苯海拉明持久,具有明显的中枢镇静作用 ☆ 能增强麻醉药、催眠药、镇痛药、局麻药的作用 ☆ 降低体温、镇吐作用

☆ 适用:各种过敏症;一些麻醉和手术后的恶心呕吐、乘车、乘船等引起的眩晕等;

与氯丙嗪等配成冬眠注射液用于人工冬眠

4.阿司咪唑Astemizole ☆ 息斯敏

☆ 抗组胺作用强而持久

☆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慢性荨麻疹等

☆ 偶有嗜睡、眩晕、口干等现象,长期服用可增进食欲而体重增加,服用过量可引起

心律失常

5.阿伐斯汀 Acrivastine ☆ 新敏灵、新敏乐

☆ 有良好的抗组胺作用、无镇静作用、无抗毒蕈碱样胆碱作用 ☆ 用于过敏性鼻炎及荨麻疹等 6.氯雷他定loratadine

☆ ☆ ☆ ☆ ☆

氯羟他定、克敏能、开瑞坦 抗组胺作用起效快、强且持久

无镇静作用、无抗毒蕈碱样胆碱作用

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急性或慢性荨麻疹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 其他:曲吡那敏,去氯羟嗪,美吡拉敏,依巴斯汀。

第二节 非甾体抗炎免疫药

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一)分类

☆ 甲酸类(水杨酸类):阿司匹林、双氟尼柳

☆ 乙酸类:双氯酚酸、吲哚美辛、舒林酸、依托芬那酯等

☆ 丙酸类:布洛芬、酮基布洛芬、芬布芬、萘普生、奥沙普秦等 ☆ 昔康类:吡罗昔康、美洛昔康、替诺昔康、罗诺昔康等 ☆ 昔布类:赛来昔布

☆ 吡唑酮类:安乃近、氨基比林、保泰松、羟基布他酮 ☆ 其它

(二)作用机制

☆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所需的环氧酶-COX

☆ COX1出现在胃肠壁、肾脏、血小板,属正常组织成分,具有保持该组织正常生理

功能的作用。①维持胃血液流量、胃黏膜正常分泌,保护黏膜不受损害等作用; ②保持肾血流量,水电解质平衡以及血管的稳定等作用;

③由COX-1催化二产生的血栓素A2(TXA2)能使血小板凝集,在出血时可促进血液凝固,有利于止血。 出现胃、肾和血小板功能的障碍,发生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血液不易凝结、胃溃疡、穿孔、出血、水肿、电解质紊乱等 ☆ COX2出现在炎性组织 临床药理学特征:

 起效迅速、可减轻炎性肿胀、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

 对炎性疾病过程本身几乎无作用,停药后不久可出现反跳,或症状的再现,不能使

疾病真正缓解。

☆ NSAIDs对COX-1和COX-2作用的不同可能是其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不一致的原

理。

☆ 对COX-1的抑制作用越强,导致的不良反应就越大;而对COX-2的抑制作用越强,

其抗炎、镇痛效果就越显著。 (三)药理作用

☆ 1。解热作用:发热为一种防御性反应,但高热可引起并发症,此时需用解热药对

症治疗,但用量不可过大,以免出汗过多引起虚脱。

抑制中枢PG合成有关,降低发热者体温,对正常者无影响。

解热方面以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安乃近及氨基比林较好;吲哚美辛对于一些不易控制的长期发热及癌性发热有效。

☆ 2。镇痛作用:作用于外周,临床主要用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痛经等,

对剧痛及平滑肌绞痛无效。

☆ 3。抗炎、抗风湿作用:对炎性疼痛使用吲哚美辛、氯芬那酸、甲氯芬那酸等效果

较好,其次为保泰松、氨基比林、阿司匹林。

抗炎、抗风湿作用以阿司匹林、保泰松、氨基比林及吲哚美辛较强,其中阿司匹林疗效确实、不良反应少,仍为抗风湿首先药。

☆ 4抗血小板凝集作用 (四)常见不良反应

☆ 胃肠道损伤 :肠溶片,缓释片,肠溶微粒胶囊,前体药,复方剂型,选择性COX-2

抑制剂,栓剂。 ☆ 肝、肾损害

☆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 变态反应 (五)常用药物 ☆ 阿司匹林

☆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 吲哚美辛(消炎痛) ☆ 布洛芬(芬必得) ☆ 奥沙普秦 ☆ 吡罗昔康 ☆ 保泰松 ☆ 安乃近

1.阿司匹林(aspirin)

乙酰水杨酸,acety1 salicylic acid

☆ 弱酸性,当与碳酸氢钠同服时血药浓度降低,作用时间缩短。机体昼夜节律可明显

影响本品药动学。早晨7时服药比晚7时服药疗效好。

 解热镇痛及抗风湿 :常用剂量(0.5g)具有明显解热镇痛作用,也可与其他药物配

成复方(APC、去痛片)用于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关节痛、痛经及感冒发热等。大剂量(3-5g)有明显消炎抗风湿,使急性风湿热患者退热,关节红、肿、痛缓解,血沉下降,主观感觉良好,是临床首选药之一。

 抗血栓形成 : 小剂量(50~100mg)阿司匹林可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心梗、脑血栓)  胆道蛔虫症  缓解癌痛

 治疗足癣:温开水或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洗涤患处后,用本品粉末撒布患处,

一般2-4次可愈。 不良反应:

☆ 胃肠道反应:长期大量用药常出现胃肠道反应、溃疡、出血、穿孔等。 ☆ 凝血障碍

☆ 过敏反应:少数患者可出现荨麻疹,皮肤粘膜过敏反应,罕见“阿司匹林哮喘”是由

于抑制了环氧酶途径,使脂氧酶途径加强,白三烯生成过多所致。

☆ 水杨酸反应:剂量过大(5g/d)时,可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

减退,总称水杨酸反应,是水杨酸中毒的表现。应立即停药、静滴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加速排泄。 药物相互作用:

☆ 糖皮质激素类可加速水杨酸盐酸的代谢,降低其血浆浓度,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

患者,停用皮质激素时,由于水杨酸盐积聚,出现中毒症状。

☆ 与其他水杨酸类药物、双香豆素类抗凝血药、磺胺类降血糖药、巴比妥类、苯妥英

钠、甲氨喋呤等合用时,可增强它们的作用。(可能因为本品在体内大部分水解为水杨酸,而后者可竞争性与血浆蛋白结合,而使这些药物从血浆蛋白结合部位游离出来,从而增强了它们的作用或毒性。) 注意事项:

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慎用或不用本品  饮酒前后不可服用

 严重肝损伤、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等均需避免服用本品,手术前一周也

应停药

 孕妇临产前两周应予停药

 耳鸣为本品的早期症状,若出现耳鸣,即应调整剂量。 2.对乙酰氨基酚

☆ 扑热息痛、醋氨酚、百服宁、泰诺 ☆ 解热、镇痛(较弱)

☆ 90%-95%在肝脏内代谢,中间代谢物对肝脏有毒性

☆ 用于感冒发烧、关节痛、神经痛、偏头痛、癌性痛、手术后止痛 ☆ 还适用于对阿司匹林过敏、不耐受或不适于阿司匹林的患者 ☆ 不良反应较少:可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痛、苍白等

少数病例出现过敏性皮炎、血小板减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贫血等 剂量过大可致肝损害,严重者可致肝昏迷

可减少凝血因子在肝内的合成,有增强抗凝药的作用 可干扰血糖、血清尿酸、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等的测定 3.吲哚美辛(Indometacin) ☆ 消炎痛

☆ 解热作用、缓解炎性疼痛作用明显: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及癌性疼

痛等, 胆绞痛、输尿管结石症引起的绞痛等 ☆ 抗血小板凝集

☆ 常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肝功能损害 抑制造血系统

过敏反应

4.布洛芬(Ibuprofen) ☆ 异丁苯丙酸,芬必得

☆ 抗炎、镇痛、解热作用(比阿司匹林、保泰松、对乙酰氨基酚强) ☆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 不良反应:消化不良 神经系统症状 肾功能异常 过敏 5. 吡罗昔康(promcam) ☆ 炎痛喜康

 苯丙噻嗪类的新型抗炎药

 是近年来国外报道的第一个长效抗风湿病药  具有甚强的解热、镇痛、抗炎和抗风湿作用

 其抗炎作用与抑制PG合成有关;还可通过抑制白细胞凝聚及钙的移动起抗炎作用。 6.保泰松 ☆ 布他酮

☆ 解热镇痛弱、抗炎作用较强

☆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痛风 ☆ 不良反应:胃肠道刺激大

☆ 抑制骨髓引起粒细胞减少、甚至发生再生性障碍性贫血

第三节 甾体类免疫抗炎药

一。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糖代谢:肝糖原、肌糖原血糖上升; 蛋白质代

谢:促进分解抑制合成; 水、电解质代谢:潴钠排钾; 脂肪代谢:促进分解抑制合成。

二。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 1。抗炎作用:在药理剂量时能抑制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症

减轻充血、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抑制炎症细胞向炎症部位一定,阻止炎症介质发生反应 抑制吞噬细胞的功能

稳定溶酶体膜,阻止补体参与炎症反应 抑制炎症后组织损伤的修复

☆ 2。免疫抑制作用:可影响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

可缓解过敏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对抗异体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 3。抗休克作用:解除小动脉痉挛,增强心缩力,改善微循环,对中毒性休克、低

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都有对抗作用。

☆ 4。抗毒素作用:提高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应激的能力

减轻细菌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 缓解毒血症状 减少内热源的释放

对感染毒血症的高热有退热作用

☆ 5。对代谢的影响:

三。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 1替代疗法: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包括肾上腺危象)、脑垂体前叶

功能减退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作替代疗法

☆ 2严重感染或炎症:中毒性痢疾、中毒性肺炎、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炎、暴发型肝

炎等

☆ 3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热、风湿性心肌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

斑狼疮、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肌炎、自身免疫性贫血和肾病综合症等,一般采用综合疗法。

☆ 4过敏性疾病:荨麻疹、枯草热、血清病、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鼻炎、支气管

哮喘和过敏性休克等。

☆ 5抗休克治疗

☆ 6血液病 :荨麻疹、枯草热、血清病、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

和过敏性休克等。

☆ 7局部应用

四。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 长期大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肥胖、多毛、痤疮、血糖升高、精神兴奋、胃及十

二指肠溃疡甚至出血穿孔、骨质疏松、脱钙、伤口愈合不良等,

☆ 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

☆ ☆ ☆ ☆ ☆ ☆ ☆

诱发或加重感染 消化系统并发症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骨质疏松 肌肉萎缩 伤口愈合迟缓

停药反应 :长期应用尤其是连日给药的机体,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时,由于皮质

激素的反馈性抑制脑垂体前叶对ACTH的分泌,可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和机能不全。 多数机体可无表现

☆ 反跳现象: 因机体对激素产生了依赖性或病情尚未完全控制,突然停药或减量过

快而致原病复发或恶化。

¥ 药物相互作用:

 皮质激素可使血糖升高,减弱口服降血糖药或胰岛素的作用

 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等肝药酶诱导剂可加快皮质激素代谢

 皮质激素与噻嗪类利尿药或两性霉素B均能促使排钾,合用时注意补钾

 皮质激素可使水杨酸盐的消除加快而降低其疗效,两药合用更易致消化性溃疡  皮质激素可使口服抗凝药效果降低,两药合用时抗凝药的剂量适当增加 五。 糖皮质激素的注意事项:

 本类药物应用时必须掌握适应症,防止滥用,避免产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 对病毒性感染应慎用

 须长期用药时:应给予促皮质素(每周1-2次),以防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同时

给予钾盐,以防血钾过低,并限值钠盐的摄入。

胃酸过多时,应加服抗酸药。长期大量用药还宜增加蛋白饮食,以补偿蛋白质的分解,并适当加服钙剂及维生素D,以防脱钙及抽搐。

 停药时应逐渐减量,不宜骤停  孕畜慎用或禁用

六。 糖皮质激素的禁忌症:

 曾患或现患严重精神病和癫痫 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

 新近胃肠吻合术,骨折,创伤修复期  角膜溃疡

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 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孕畜

 抗菌药不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霉菌感染等 七.用法和疗程

 大剂量突击疗法

 一般剂量长期疗法:用于结缔组织病、肾病综合征、顽固性支气管哮喘、中心性视

网膜炎、各种恶性淋巴瘤、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

一般开始时用泼尼松口服10~20mg或相应剂量的其他皮质激素制剂,每日3次,产生临床疗效后,逐渐减量至最小维持量,持续数月。

 小剂量替代疗法:用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阿狄森病及肾上腺皮质次全切除术后。

一般维持量,可的松每日12.5~25mg,或氢化可的松每日10~20mg。

 隔日疗法:长期疗法中对某些慢性病采用隔日一次给药法,将一日或两日的总药量

在隔日早晨一次给予,此时正值激素正常分泌高峰,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较小。隔日服药以用泼尼松、泼尼松龙等中效制剂较好。

 局部用药:用于眼部和皮肤病,可用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

八。 常用药物:氢化可的松 可的松 泼尼松 泼尼松龙 曲安西龙

地塞米松 倍他米松

第八章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

临床用药

第一节 中枢兴奋药

£ 中枢兴奋药是指能选择性地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其功能活动的一类药,当中枢

神经处于抑制状态或功能低下、紊乱时使用。 £ 主要包括苏醒药、精神兴奋剂、大脑复健药等 £ 兽医:大脑兴奋药、延髓兴奋药、脊髓兴奋药 注意事项:

£ 选择性作用与剂量有关,使用剂量过大可致惊厥、中枢神经抑制及昏迷、致死等 £ 一般交替使用几种中枢兴奋药,严格控制剂量及用药间隔时间

£ 出现烦躁不安、反射亢进、面部及肢体肌肉抽搐时立即减量或停药或该用其它 常用药物:

1.尼可刹米Nikethamide

£ 可拉明,尼可拉明,烟酰乙胺

£ 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亦可刺激颈动脉体或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

£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中枢抑制药中毒、疾病引起的中枢性呼吸抑制、CO

中毒、新生仔畜窒息等)

大剂量时可使血压升高、心悸、出汗、呕吐、震颤、肌僵直 2.多沙普伦 Doxapram

£ 多普兰

£ 作用类似尼可刹米但较弱。

£ 用于吸入性麻醉药与巴比妥类药物所致呼吸抑制的专用兴奋药,新生仔畜呼吸刺激

药,麻醉后加强呼吸机能、苏醒等。

3.洛贝林 Lobeline

£ 山梗菜碱,半边莲碱,芦别林 £ 作用及应用同尼可刹米 4.戊四氮 Pentetrazole

£ 戊四唑,卡地阿唑

£ 对脑及脊髓均有兴奋作用,主要兴奋脑干,能直接兴奋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 £ 用于:急性传染病、麻醉药及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引起的呼吸抑制,急性循环衰竭 £ 安全范围小,少用 5.贝美格 Bemegride

£ 美解眠,乙甲哌啶二酮 £ 中枢兴奋作用类似戊四氮

£ 对巴比妥类及其他催眠药有对抗作用

£ 用于:解救巴比妥类、水合氯醛等药物的中毒;加速硫喷妥钠麻醉后的恢复 6.二甲弗林 Dimefline

£ 回苏灵

£ 药效强于尼可刹米和戊四氮。 £ 见效快,疗效显著,有苏醒作用。

£ 主要用于中枢抑制药过量、一些传染病及药物中毒所致的中枢性呼吸抑制。 药理作用:

£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 £ 对心血管的双重调节作用 £ 对平滑肌的舒张作用 £ 利尿作用 £ 兴奋骨骼肌

£ 胃液分泌增多,酸度增加 £ 促进糖元和脂肪分解 应用:

♫ 对抗中枢抑制状态:用于中枢抑制药中毒、严重传染病和过度劳役引起的呼吸循环

衰竭等。

♫ 急性心力衰竭:用于日射病、热射病及中毒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等,本品可做强心

药,调整患畜机能,增强心脏收缩,增加心输出量。

♫ 与溴化物合用,调节皮层活动,恢复大脑皮层抑制与兴奋过程的平衡。

♫ 与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制成复方制剂用于一般性头痛;与麦角胺合用治疗偏头

痛。

♫ 用于小儿多动症

♫ 防治未成熟新生儿呼吸暂停或阵发性呼吸困难。 注意事项:

£ 中毒解救忌用麻黄碱或肾上腺素等强心药

£ 动物试验表明本品可引起仔鼠先天性缺损,骨骼发育迟缓,因此孕畜禁用。 £ 长期过多服用可出现头痛、紧张、激动和焦虑 £ 禁用于胃溃疡者 £ 成人致死量为10g 7.士的宁 Strychnine

£ 番木鳖碱

£ 选择性提高脊髓兴奋性

£ 治疗量增强脊髓反射应激性,缩短反应时间,骨骼肌张力增加 £ 中毒剂量则中枢神经系统全兴奋,强直性惊厥 8.氨 Ammonia

£ 刺激性气体

£ 吸入或口服本品,可刺激呼吸道或胃粘膜,反射性兴奋呼吸和循环中枢 £ 昏迷、醉酒者吸入氨水有苏醒作用,对昏厥者作用较好 9.氧 Oxygen

£ 主要用于窒息、肺炎、肺水肿、哮喘、心力衰竭、呼吸衰竭、麻醉药中毒、CO中

毒等各种缺氧情况

第二节 镇痛药 一、 概述

£ 大多数镇痛药属于阿片类生物碱,也有人工合成品

£ 阿片类生物碱镇痛作用强大,多用于剧烈疼痛,连续应用多有成瘾性 £ 多数具有呼吸中枢抑制性 二、作用机制

£ 多通过兴奋阿片受体而产生镇痛、呼吸抑制效应 三、常用药物 1.吗啡 Morphine

£ 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①镇痛、镇静:强大,同时伴随欣快感

②呼吸抑制: ③镇咳: ④镇吐:

2).心血管系统

3). 外周平滑肌兴奋作用 £ 临床应用:

①镇痛-仅用于其它镇痛药无效的急性锐痛、心梗剧痛、晚期恶性肿瘤

剧痛等。创伤、烧伤、手术引起的剧痛。

②麻醉前给药 ③止泻 £ 不良反应:

瞳孔缩小如针尖、视力模糊或复视 便秘 排尿困难 体位性体血压

£ 注意事项:

连续使用3-5天可产生耐受性,一周以上可致成瘾性 禁用于:妊娠期、哺乳期、新生儿、婴幼儿 慎用于:老年

忌用于:不明原因的疼痛

£ 药物相互作用:

与M胆碱受体阻断剂合用,导致便秘加重,增加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的危险性; 与美加明、金刚烷胺、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奎尼丁、亚硝酸盐等合用,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与西咪替丁合用,引起呼吸暂停、精神错乱、肌肉抽搐等。

2.哌替啶 pethidine

£ 度冷丁

£ 具有类似吗啡的各种中枢作用但均较吗啡弱,作用时间比吗啡短。强度为其1/10~

1/20。解痉作用强,是阿托品的1/10。

£ 成瘾性比吗啡轻。

£ 应用:①镇痛:治疗家畜痉挛性疝痛、手术后疼痛、创伤性疼痛

②麻前给药:用于猪、犬、猫等麻醉前给药

③抗休克和抗惊厥:与氯丙嗪、异丙嗪配伍成复方制剂 £ 药物相互作用:

与异丙嗪合用,出现呼吸抑制,引起休克;

与纳洛酮、尼可刹米合用,可降低本品的镇痛作用; 与双香豆素合用,可增强后者的抗凝作用; 与西咪替丁合用,可引起意识错乱,定向障碍等 3.美沙酮 Methadone £ 美散痛

£ 镇痛效力与吗啡相当或略强,止痛效果好 £ 起效慢(30min后),作用维持时间长

£ 用于:创伤性、癌症剧痛,外科手术后和慢性疼痛等 4.芬太尼 Fentanyl 强效镇痛药

作用类似吗啡、哌替啶,但镇痛效力强,为吗啡的80倍 起效快,持续时间短,呼吸抑制作用弱 成瘾性及副作用小

用做各种剧痛的镇痛药,外科小手术、与麻醉药合用、化学保定等。 5.喷他佐辛 Pentazocine £ 镇痛新 £ 镇痛效力强 £ 各种慢性剧痛

£ 国外认为本品不易成瘾,列为非麻醉性药品管理 6麦角胺 Ergotamine £ 贾乃金

£ 偏头痛、其它神经性头痛 £ 麦角胺咖啡因片

第三节 镇静药、催眠药与抗惊厥药 概述

£ 对CNS有广泛的抑制作用

£ 镇静和催眠并无严格的区别,常因剂量产生不同的效果

£ 长期使用,几乎都可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突然停药可产生戒断症状 £ 分类: 1。苯二氮卓类

1)作用机制:与其促进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的释放或突触的传递有关。 2)作用特点:与巴比妥类药相比:选择性高,安全范围大;呼吸抑制小,无肝药酶

诱导作用;不良反应小,大剂量不引起麻醉。

3)不良反应:常见副作用有嗜睡、头昏、倦怠、精神不集中、反应時間増加等;过

量急性中毒引起歩行失調、思维混乱、谵語、昏迷、逆行性健忘等。 長期应用可能引起药物依存(精神、躯体均可产生)

4)常用药物:地西泮、夸西泮、奥沙西泮、咪唑达仑等 地西泮 Diazepam £ 安定

£ 药理作用: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及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 应用:焦虑症、失眠、癫痫、各种原因引起的惊厥,偏头痛,麻前给药等 £ 药物相互作用: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合用,作用相互加强

与西咪替丁合用,抑制地西泮的排泄 与利福平合用,增加地西泮的排泄

2。巴比妥类

£ 作用机制:作用于CNS的不同层面,具有非特异性抑制作用。

镇静催眠机制可能与选择性抑制丘脑网状上行激活系统,从而阻断兴奋向大脑皮层的传导有关

£ 分类:长效类:巴比妥、苯巴比妥

中效类:异戊巴比妥、戊巴比妥 短效类:司可巴比妥 超短效类:硫喷妥钠

£ 常见药物:苯巴比妥 戊巴比妥 异戊巴比妥 司可巴比妥3。醛类

4。环吡咯酮类

5。其它(溴化物、吩噻嗪类)

本章思考题

‽ 咖啡因的作用机制

‽ 比较尼可刹米、回苏灵、戊四氮的药理作用及活性 ‽ 中枢兴奋药在临床应用时需要的事项

‽ 地西泮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 苯巴比妥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 水合氯醛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 镇静药与抗惊厥药的联系。

‽ 分类列举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并说明各自的特点。 ‽ 吗啡、芬太尼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

硫喷妥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